分会场丨先进结构储能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会议时间:2023年7月4-7日

会议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办公楼

 

【分会场背景信息】

结构储能技术是将复合材料结构赋予储能功能的新兴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结构储能复合材料是指一类兼具承载与储电能双功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智能电子器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构储能复合材料是先进装备智能化、多功能化、轻量化的重要技术支撑。

 

【承办单位】

  • 同济大学
  •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介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115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进入21世纪,同济大学为适应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以及上海将航空航天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需求,以原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为契机,在原工程力学与技术系的基础上,发挥学校学科交叉、人才集聚的综合优势,于2004年1月成立了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源于1946年成立的“材料性能试验室”,1949年改为上海材料性能试验所,1950年成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材料试验所,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逐步壮大。1952-1956年,成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综合工业试验所,1956-1959改为机械科学研究院上海材料应用科学研究所,随后40年里一直为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为国家机械工业系统从事材料技术开发的综合性部属研究机构。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应用开发类研究机构深化改革的有关决定,上海材料研究所于1999年改制为上海市科技系统高新技术企业。

 

【会场主席】

 

 

 

傅宇,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海外)人才,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称号。研究领域主要为:结构储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创新研制及组分优化、结构电池力学-电化学性能优化设计及数值分析、固态电解质开发等。傅宇研究员着眼于碳纤维结构储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提出了多种适用于结构电池的碳纤维电极及聚合物基体设计方法;并开发了一种耐冲击复合材料结构电池。傅宇研究员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材料、能源等专业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如ComposSciTechnol,Carbon,ACSApplMaterInter,ComposPartA-ApplSciManuf等上发表结构电池领域高水平SCI论文近20余篇。

 

 

 

孙丹,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机械工程材料》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腐蚀与防护》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杂志编委。

 

【分会场征文范围】

1.结构电池

2.结构电容器

3.结构太阳能电池

4.氢能技术中的结构储能概念

5.结构储能技术用新型电极

6.结构储能技术用新型电解质

7.新结构储能设计概念

 

【联系我们】

袁鹏勃/商务经理

SAMPE中国大陆总会

电话:022-59675386/13651096853

邮箱:bob.yuan@sampe.org.cn

 

 

 

2023年5月16日 14:46
浏览量:0
收藏